新晟 / 2018-09-28
新晟導讀:罰款能否稅前扣除可以這樣理解:凡是違反法律、行政法規而交付的罰款、罰金、滯納金是不允許扣除的,但按照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違約金(包括銀行罰息)、罰款和訴訟費可以扣除。這就要對發生的業務進行具體判定,對罰款不能一律認為不能稅前扣除,要看具體情況。
案 例
某縣地稅局檢查發現一家清潔公司賬載22萬元罰款,記入了營業外支出科目,要求其調增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,而清潔公司堅持罰款可以稅前扣除。該罰款由縣環衛處收取,開具非稅收入收據,并上繳縣財政。罰款的原因是清潔公司與縣環衛處簽訂三年“負責公共區域衛生”的合同。合同規定:縣環衛處不定期對清潔公司的工作質量進行考評,根據考評結果給予相應處罰。
分 析
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》第十條規定,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,下列支出不得扣除: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、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;企業所得稅稅款;稅收滯納金;罰金、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;本法第九條規定以外的捐贈支出;贊助支出;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;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支出。
上述罰款是行政執法部門對還不構成刑事犯罪的違法行為人,依據行政法規的具體規定和程序對行為人采取的一種行政處罰。《治安管理處罰法》、《行政處罰法》和《稅收征管法》等行政法律、法規都有對罰款適用情況的具體規定。
根據《刑法》第三十四、五十三條的解釋,上述罰金是我國刑法附加刑之一,屬財產刑。它是指由人民法院判決的、強制犯罪分子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的金錢,從經濟上對犯罪分子實行制裁的刑事處罰。《刑法》中的經濟犯罪、財產犯罪以及其他故意犯罪都可處以罰金刑。
筆者經過研究,列舉出企業遇到罰款、罰金、違約金和滯納金等幾種情況的處理辦法:企業因訴訟敗訴,依據法院的判決書對商標侵權行為進行的賠償,不屬于行政處罰,可在稅前扣除。
公司因沒有按規定申報納稅,被主管稅務機關處罰款,屬于行政性罰款,不可以稅前扣除。
因違反有關規章制度,被工商部門處以罰款,屬于行政性罰款,不可以稅前扣除。
向工商銀行貸款,逾期歸還款項,被銀行加收罰息,屬于經營性罰款,可以稅前扣除。
房地產公司因工程延期完工,導致未能按期交付商品房,根據購房合同的約定支付業主的違約金,是房地產公司與銷售房產相關的正常支出,可在稅前列支。
與別的企業簽訂購貨合同,因未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貨款,進而給供應商支付“違約金”,屬于經營性罰款,可以稅前扣除。
結合本案例,清潔公司賬載22萬元罰款,是由于清潔公司與縣環衛處簽訂三年“負責公共區域衛生”的合同,按照合同規定,縣環衛處不定期對清潔公司的工作質量進行考評,根據考評結果給予相應處罰,是按經濟合同規定支付的罰款,可以稅前扣除。
這一方面對稅務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另一方面也要求企業財務人員加強業務培訓,強化知識更新,提升業務素質。
新晟集團是專注香港、BVI、英國、美國、開曼、澳門、新加坡等166個國家工商注冊、年審、做賬審計、商標注冊、條形碼、許可證、國際游學、投資移民等高端商務服務提供商!